技术文章
说明书首页常写 0.05 ng/mL,这是 2 SD 零孔对应浓度,只能用来写标书。真正决定能否区分正常低限的是功能灵敏度:连续三天、每天三批、CV 20% 对应的浓度。优质试剂盒能把功能灵敏度压到 0.15 ng/mL,低于这个值,亚临床甲亢样本会被当成“0"处理,直接漏诊。
T3 正常参考 0.8–2.0 ng/mL,甲亢高峰 4–6 ng/mL。曲线采用 8 点定标,最高 8.0 ng/mL,回收率 90–110%,省去手工稀释步骤。厂商用高亲和力抗体(Ka≥1.2×10¹¹ L/mol)把平台区拉到 8 ng/mL 以上,避免“高值平台"导致信号回跌。实验室验收时拿 6 ng/mL 质控回算,偏差>8% 直接退货。
微孔板采用单克隆抗体 3C7 包被,亲和层析纯化后浓度固定在 1.2 μg/mL,板间差异控制在 ±5%。酶标抗原使用 1:1 定向偶联,HRP 活性每批差异<3%。标准品采用 6 M 盐酸胍处理人血清,去除结合蛋白,冻干批间赋值差异 ≤2%。三者叠加才能把批间 CV 压到 8% 以内,满足 CAP 室间质评 ±15% 容忍度。
克隆 3C7 表位锁定在内环 3'-碘位置,对 T4 交叉 0.05%,对反 T3 0.08%,对 3,3'-T2 0.12%。实验员拿到高 T4 甲减样本,T3 仍落在 0.5 ng/mL 以下,就能体会抗体筛选的含金量。验收时要求厂商提供 100 ng/mL T4 添加实验,回算 T3 浓度应<0.05 ng/mL。
甲亢样本 6 ng/mL 做 1:2、1:4、1:8 稀释,回收率 95–105%,线性回归 r≥0.999。抗体浓度经过矩阵优化,避免“前带效应"导致高值稀释后偏高。实验室自建 1:2 稀释方案时,用 1% BSA PBS 做稀释液,血清蛋白浓度保持在 20 mg/mL,防止非特异吸附。
竞争法钩状效应出现在标记抗原被“淹没"时。试剂盒把抗体包被量降到 0.8 μg/mL,标记抗原浓度提高到 1:4000,钩状点推到 50 ng/mL,远高于临床可见峰值。验收时加标 30 ng/mL,回算值应落在 28–32 ng/mL,确保甲亢样本不会假低。
校准品赋值 2.0 ng/mL,扩展不确定度 0.064 ng/mL。按误差传递公式,样本浓度 2.0 ng/mL 时合成不确定度 0.07 ng/mL,覆盖因子 k=2 得 0.14 ng/mL。报告单上 2.0±0.14 ng/mL 让临床医生一眼看出测量可信度,避免把 0.2 ng/mL 波动当成治疗依据。
抗体包被板用 3% 海藻糖 + 0.5% 甘露醇做冻干保护,37 ℃ 加速 7 天,活性损失 <5%,折算 4 ℃ 14 个月。酶标抗原加 0.02% Proclin 300 + 0.1% BSA,−20 ℃ 反复冻融 5 次活性损失 <3%。实验室收到试剂立即拆 1 条板做 0 标准,OD 值比出厂报告掉 10% 以上直接退货。
试剂盒附带小程序,扫码上传 8 点定标 OD,云端实时计算斜率、EC50、r 值。若 EC50 偏移>8%,系统推送“批间漂移"警告,实验员可提前更换试剂,避免当天 200 份样本重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