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,对细胞膜进行荧光标记和示踪是观察细胞行为、分析细胞相互作用以及研究细胞迁移和分布的重要手段。DiO (DiOC18(3))作为一种绿色荧光的亲脂性膜染料,凭借其染色机制和优异的性能,成为细胞膜标记领域的理想选择。
DiO 是一种亲脂性羰花青染料,其在水溶液中荧光较弱,但当嵌入细胞膜后,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,同时光稳定性也得到显著提升。这种荧光增强效应归因于 DiO 分子与细胞膜脂质双层的相互作用。DiO 分子具有疏水性,能够自发地插入到细胞膜的脂质双层中,并沿着膜平面进行侧向扩散。随着 DiO 分子在细胞膜中的逐渐扩散,整个细胞膜会被均匀染色,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。
DiO 的荧光信号稳定,不易受到光漂白的影响,这使得它在长时间的观察和检测中表现出色。此外,DiO 对细胞的毒性极低,通常不会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存力,适用于活细胞的长期示踪和观察。
DiO 最常见的应用是对细胞膜进行标记,以观察细胞的形态和行为。在细胞标记实验中,将细胞与 DiO 染色液混合孵育,DiO 分子会迅速插入到细胞膜中并发出荧光。通过荧光显微镜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膜的轮廓和形态变化。
DiO 标记的细胞膜荧光信号均匀且稳定,能够长时间保持荧光强度,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,包括贴壁细胞和悬浮细胞。标记后的细胞可以用于后续的细胞培养、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相互作用研究等。
DiO 被广泛用于细胞示踪实验,特别是在神经科学领域。它可以作为正向或逆向的示踪剂,用于标记和追踪神经元及其突起。在神经组织切片或活体动物模型中,DiO 标记的神经元可以通过荧光成像技术进行长期观察,揭示神经元的连接模式、信号传导路径以及神经网络的动态变化。
此外,DiO 还可以用于标记和追踪其他类型的细胞,如免疫细胞、干细胞和肿瘤细胞等。在体内实验中,DiO 标记的细胞可以通过荧光成像技术实时观察其在生物体内的分布、迁移和存活情况,为细胞治疗、组织工程和肿瘤转移等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。
在进行 DiO 染色之前,需要准备好细胞样本。对于贴壁细胞,可以使用胰蛋白酶消化收集细胞,然后用适当的缓冲液洗涤细胞,去除残留的培养基成分。对于悬浮细胞,直接收集细胞并进行洗涤。将细胞调整到合适的浓度,一般为 1×10^5 - 1×10^6 cells/mL,以便于后续的染色和检测。
将准备好的细胞与 DiO 染色液混合,DiO 的常用工作浓度为 5 - 20 μM。将混合后的细胞悬液置于 37℃、5% CO₂ 的细胞培养箱中孵育 5 - 30 分钟。在孵育过程中,DiO 分子会插入到细胞膜中,产生绿色荧光。孵育时间可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需求进行优化,以获得最佳的染色效果。
孵育完成后,用 PBS 轻轻洗涤细胞两次,去除未结合的染料。对于需要进行细胞膜标记观察的样本,将标记后的细胞接种到培养皿或培养板中,加入适量的培养基,放入细胞培养箱中进行培养。对于需要进行细胞示踪实验的样本,将标记后的细胞用于后续的体内或体外实验。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时,设置 488 nm 的激发波长和 500 - 550 nm 的发射波长检测通道,收集绿色荧光信号,实现对细胞膜的标记和示踪。
低细胞毒性:DiO 对细胞的毒性极低,不会显著影响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,适用于长期的细胞培养和实验观察。
良好的细胞膜通透性:DiO 能够快速穿透细胞膜并插入到脂质双层中,实现对细胞膜的标记。
稳定的荧光信号:DiO 嵌入细胞膜后,荧光信号稳定,不易受到光漂白的影响,适合长时间的荧光观察和检测。
多色荧光标记:DiO 发出绿色荧光,可与其他发出不同颜色荧光的染料(如 DiI、DiR)联合使用,实现多色荧光标记,为复杂生物过程的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。
染色浓度优化:使用 DiO 时,需根据细胞类型和实验需求优化染色浓度。浓度过高可能导致细胞膜过度染色或细胞毒性增加,而浓度过低则可能使荧光信号不足。
避光操作:DiO 染料对光敏感,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样本的光照时间,以防止荧光淬灭。
背景荧光控制:在染色过程中,需确保染色步骤的规范性,以减少背景荧光。例如,孵育后应充分洗涤细胞,去除未结合的染料。
保存条件:DiO 染料应密封保存于干燥、避光的环境中,避免接触强光和高温,以保持其活性和稳定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