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527492905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AbFluor™ 647试剂盒操作全解析:从样本制备到荧光标记的完整流程

AbFluor™ 647试剂盒操作全解析:从样本制备到荧光标记的完整流程

更新时间:2025-11-10点击次数:15

AbFluor™ 647试剂盒(产品编号KTL0561)在免疫荧光、流式细胞术和蛋白标记实验中的应用日益广泛。这套标记系统的操作精度直接决定实验成败。以下内容基于大量实验室实操经验,详解每个环节的核心要点。

试剂盒组成与前期准备

打开试剂盒包装后,立即核对组分清单:活化染料粉末、标记缓冲液、淬灭剂、纯化柱以及超滤管。活化染料对湿度极度敏感,未开封的原始包装需存放于-20℃干燥箱,开封后转入手套箱操作。标记缓冲液的pH值已精确调校至8.3-8.5区间,直接使用即可,切勿额外添加任何调节剂。

实验台准备要求远超常规。配置专用避光操作区,使用黑色底衬的实验垫,所有离心管、移液器吸头提前24小时置于暗处。操作人员需佩戴无荧光粉手套,普通乳胶手套的荧光残留会导致背景值飙升3-5倍。准备阶段耗时约45分钟,匆忙开始往往意味着重复实验。

样本预处理的关键控制点

待标记抗体的纯度需达到95%以上,SDS-PAGE胶图不应出现杂带。蛋白浓度测定采用A280紫外吸收法,浓度过低(<1mg/mL)会显著降低标记效率。缓冲液置换是多数实验者容易忽略的步骤。原装PBS中的叠氮钠会与染料发生副反应,需用标记缓冲液透析至少3次,每次间隔6小时以上。

抗体溶液中不得含有Tris、甘氨酸等含胺类物质。这些物质会与染料活性酯基团竞争性结合,导致标记失败。检测方法简单可行:取10μL样本滴加至活化染料干粉表面,若5秒内出现明显放热反应,说明胺类污染物存在,必须重新纯化。

标记反应体系的精准构建

染料与抗体的摩尔比采用梯度优化法。初次使用者建议从15:1、20:1、25:1三个比例平行测试。计算方式严谨:抗体分子量按150kDa估算,染料分子量约1200Da。实际操作中取100μL浓度为2mg/mL的抗体溶液,对应摩尔浓度13.3μM,分别加入对应量的染料溶液。

反应体系总体积控制在200μL以内,使用0.5mL低蛋白吸附离心管。加入染料溶液时,移液器枪头尖应置于液面下2-3mm处,缓慢释放液体,避免气泡产生。气泡会带入氧气,加速染料光漂白。混合操作采用翻转法:将离心管置于旋转混匀器,转速设定为20rpm,持续30分钟。涡旋振荡会产生剪切力,破坏抗体结构,属于绝对禁止操作。

反应条件优化的实操策略

温度控制选择4℃避光反应12小时,或室温反应2小时。4℃条件对抗体活性保护最佳,但时间成本较高。多数实验室采用室温方案,需使用铝箔包裹离心管,再装入黑色避光盒。反应过程中每30分钟观察一次溶液颜色变化,理想状态应由淡蓝色转为深紫色,若出现沉淀立即终止实验。

pH值实时监控是高级操作技巧。取1μL反应液点于精密pH试纸,读数维持在8.0-8.5区间。反应体系pH下降说明抗体释放酸性基团,标记进程正常。若pH值偏离范围,需补充1M碳酸氢钠溶液,每次添加0.5μL,混匀后重新检测。这种微调操作可将标记效率提升15-20%。

纯化步骤的精细操作

反应终止依赖淬灭剂而非时间。淬灭剂主要成分是羟胺盐酸盐,工作浓度0.1M。加入淬灭剂后,羟胺与未反应染料快速结合,5分钟即可完成终止。跳过此步骤会导致后续纯化过程中标记反应持续进行,产物不均一性增加。

纯化柱预处理影响回收率。先用5倍柱体积的标记缓冲液平衡,流速控制在每分钟1mL。上样时,用移液器沿柱壁缓慢加入,避免冲击树脂床层。收集流穿液后,立即用PBS冲洗2次,每次5mL。洗脱液收集采用分段法:前1mL可能含有游离染料,弃去;随后2mL为主要产物,单独收集;最后1mL浓度较低,可与下次实验合并。

超滤浓缩环节,选择分子量截留值50kDa的滤膜,离心转速4000g,温度4℃。每次浓缩后,用PBS重悬至原体积,重复3次完成缓冲液置换。最终浓度调整至1mg/mL,分装成50μL小份,-80℃可稳定保存6个月。反复冻融不超过3次是硬性规定。

标记效率验证的实用方法

快速检测采用SDS-PAGE胶荧光扫描法。取2μL标记产物与未标记对照平行上样,电泳结束后无需染色,直接用荧光成像系统647通道扫描。标记成功的抗体呈现单一荧光条带,游离染料停留在胶底部。通过条带灰度值估算标记率,比值低于5:1需重新优化。

精确测定需要分光光度计双波长检测。测量标记产物在280nm和650nm处的吸光值,使用公式:标记抗体浓度(mg/mL) = [A280 - (A650×0.05)] × 稀释倍数 ÷ 1.4。染料分子数/抗体分子数(DOL值)= (A650 × 150000) ÷ (抗体浓度 × 239000)。理想DOL值范围为3-7,过高会导致荧光淬灭,过低则信号不足。

功能验证不可省略。取标记抗体做流式细胞术检测,比较与商业标准品的阳性细胞群分群效果。染色指数(SI值)计算公式:(阳性群MFI - 阴性群MFI) ÷ (2 × 阴性群SD)。SI值大于3.0说明标记产物全满足实验需求。

常见问题诊断与解决

标记后抗体活性丧失,90%源于pH失控或反应时间过长。解决方案:在标记缓冲液中添加0.01%吐温-20,保护抗体三维结构;反应时间缩短至90分钟,染料比例相应提高至30:1。

背景信号过高多由游离染料残留导致。纯化柱使用后,增加一次凝胶过滤层析,选用Sephadex G-25柱,收集第一洗脱峰。这种方法可将游离染料含量从5%降至0.5%以下。

荧光信号弱需系统排查。首先确认染料是否受潮失活,新批次染料做标准曲线比对;其次检查激发光源强度,647nm激光器功率衰减是常见外部因素;最后复核抗体本身亲和力,标记过程可能改变了抗原结合位点的微环境。

操作日志必须详细记录。每次实验登记试剂批号、反应参数、纯化回收率、DOL值和功能验证数据。建立实验数据库后,可快速追溯问题源头。某实验室通过日志分析发现,夏季标记效率普遍低于冬季15%,根源是实验室湿度超标导致染料水解,后续增加除湿设备后问题解决。


联系方式

027-59716789

(全国服务热线)

武汉市生物加速器c17-2

wenjie.wang@abbkine.com

添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亚科因(武汉)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工信部备案号:鄂ICP备2023023546号-3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管理登录   sitemap.xml

关注

联系
联系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