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527492905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

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在药物筛选中的应用

更新时间:2025-09-22点击次数:144
  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是药物研发、化学品安全评估及环境毒理学中的“安全卫士”,通过量化药物或化合物对细胞生长、代谢或膜完整性的影响(如细胞存活率、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),快速筛选出有效且低毒的候选分子,显著提高研发效率并降低动物实验成本。
 
  一、核心原理:靶向细胞活力的多维度检测
 
  主流试剂盒基于以下三种机制:
 
  •MTT/Tetrazolium盐法(检测线粒体功能):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(SDH)能将黄色的MTT(3-(4,5-二甲基噻唑-2)-2,5-二苯基四氮唑溴盐)还原为紫色的甲瓒结晶(Formazan),该结晶溶于DMSO后,在570nm处有较大吸光度,吸光度值与活细胞数量成正比(细胞毒性越大,甲瓒生成量越少,吸光度越低)。
 
  •CCK-8法(更灵敏的MTT替代):利用WST-8(2-(2-甲氧基-4-硝基苯基)-3-(4-硝基苯基)-5-(2,4-二磺酸苯)-2H-四唑单钠盐)在活细胞SDH作用下生成橙色水溶性甲瓒(450nm检测),无需有机溶剂溶解,操作更简便且对细胞毒性更低。
 
  •LDH释放法(检测膜完整性):正常细胞膜完整,胞内LDH(乳酸脱氢酶)几乎不释放;当细胞膜受损(如药物毒性导致溶解)时,LDH进入培养基,催化乳酸与NAD⁺生成丙酮酸与NADH,通过检测培养基中NADH的还原产物(如Formazan或比色法)定量LDH活性,LDH释放量越高,细胞膜损伤越严重。

 


 
  二、药物筛选中的关键应用:
 
  •初筛阶段:在96孔板中接种肿瘤细胞(如HeLa、A549,密度5×10³cells/well),培养24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候选药物(如抗癌小分子、天然提取物),继续培养48-72小时,用CCK-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(通常以未加药组为100%),计算半数抑制浓度(IC₅₀,抑制50%细胞生长的药物浓度),筛选出IC₅₀较低(高效)且对正常细胞(如人胚肾HEK293)毒性小(IC₅₀>100μM)的候选分子。
 
  •机制研究:结合Annexin V/PI凋亡检测试剂盒,分析药物诱导的是凋亡(早期凋亡率升高)还是坏死(LDH释放为主);通过检测抗氧化酶(如SOD、CAT)活性,判断药物毒性是否与氧化应激相关。
 
  •安全性评估:在化妆品、食品添加剂或环境污染物(如重金属、农药)的毒理学评价中,用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确定安全浓度范围(如LDH释放<10%为无毒性,10%-30%为轻度毒性),为后续动物实验提供剂量参考。
 
  操作时需注意细胞接种密度(影响代谢活性,通常每孔1×10⁴-1×10⁵cells)、药物作用时间(避免过长导致非特异性死亡)及试剂空白对照(仅含培养基的孔,扣除背景吸光度)。细胞毒性检测试剂盒以其高通量(96孔板单次检测数十个样本)、高灵敏度(IC₅₀检测限可达nM级)及低成本优势,成为药物研发的“第一道筛选关卡”,为精准医疗与化学品安全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联系方式

027-59716789

(全国服务热线)

武汉市生物加速器c17-2

wenjie.wang@abbkine.com

添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亚科因(武汉)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工信部备案号:鄂ICP备2023023546号-3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管理登录   sitemap.xml

关注

联系
联系
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