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更新时间:2025-09-18
点击次数:239
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是流式细胞术中经典的细胞周期与凋亡分析方法,通过特定荧光染料对细胞DNA含量的差异结合特性,区分正常细胞、凋亡细胞及坏死细胞。该方法操作简便、结果直观,在肿瘤研究、药物筛选及免疫学等领域广泛应用。
一、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原理
PI是一种核酸嵌入型荧光染料,其检测核心基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与DNA含量差异两大特性:
1.活细胞/早期凋亡细胞:细胞膜结构完整,PI无法穿透,无荧光信号。
2.晚期凋亡细胞/坏死细胞:细胞膜破损后,PI进入细胞并与DNA结合,发出红色荧光(激发光488nm,发射光617nm),荧光强度与DNA含量成正比。
3.细胞周期区分:通过PI染色DNA荧光强度,可进一步将细胞分为G0/G1期(2N)、S期(2N-4N)和G2/M期(4N),凋亡细胞因DNA片段化会在G1峰前出现亚二倍体峰(Sub-G1峰)。
常与PI联用的染料还有 Annexin V-FITC(磷脂酰丝氨酸结合蛋白),二者组合(Annexin V-FITC/PI双染)可更精准区分:早期凋亡细胞(Annexin V+ PI-)、晚期凋亡/坏死细胞(Annexin V+ PI+)、活细胞(Annexin V- PI-)及机械损伤细胞(Annexin V- PI+)。
二、实验流程
1.样本制备:收集贴壁或悬浮细胞(通常1×10⁵-1×10⁶个),用PBS轻柔洗涤。
2.固定与通透(仅PI单染分析亚G1峰时):用70%乙醇固定细胞(-20℃过夜),或直接检测悬浮细胞;若需结合Annexin V,则先用不含EDTA的胰酶消化,避免破坏膜蛋白。
3.染色:加入适量PI染料(终浓度通常50μg/mL),避光室温孵育15-30分钟(若用RNA酶需提前处理去除RNA干扰)。
4.检测:上机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,激发光488nm,收集红色荧光信号(FL2或FL3通道),结合前向散射(FSC)和侧向散射(SSC)参数排除碎片干扰。
三、PI双染细胞凋亡结果解读
•亚G1峰:PI单染时,凋亡细胞因DNA断裂形成小片段(<2N),在G1峰左侧出现低DNA含量的亚二倍体峰,峰面积占比反映凋亡比例。
•Annexin V/PI双染图谱:四象限分析中,右下象限(Annexin V+ PI-)为早期凋亡(膜磷脂酰丝氨酸外翻但膜完整);右上象限(Annexin V+ PI+)为晚期凋亡/坏死(膜破损);左下象限(Annexin V- PI-)为活细胞;左上象限(Annexin V- PI+)多为机械损伤或晚期坏死细胞。
四、应用与注意事项
该技术广泛应用于:肿瘤药物筛选(观察化疗药诱导凋亡效果)、免疫细胞杀伤功能检测(如CTL对靶细胞的杀伤)、辐射/氧化应激损伤研究等。需注意:PI具有强荧光背景,操作需严格避光;乙醇固定可能导致某些细胞聚集,需过滤处理;Annexin V检测更适合早期凋亡分析,而PI单染侧重DNA片段化定量。
PI双染通过简单高效的荧光标记,为细胞凋亡研究提供了定量依据,是实验室评估细胞命运的关键工具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