技术文章
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(fT3)在血清里的浓度只有 pg 级,标准曲线最陡的一段落在 1.0–8.0 pg/mL。曲线斜率每偏移 1%,结果就差 5–7%。这意味着板间差、抗体批间差、标准品溯源差都会被放大。选购时先问“斜率稳定性",再谈价格,才能避免重做 96 孔。
厂商必须提供溯源至 NIBSC 09/275 或 81/615 的证书。没有具体赋值不确定度(k=2)的,一律视为“科研玩具"。再看开瓶稳定性声明:2–8 ℃ 能否撑 4 周?如果说明书只写“一次性使用",代表复溶后浓度掉得快,实验成本会翻倍。
抗 fT3 克隆普遍用竞争法,抗体亲和力常数 Ka >1×10¹⁰ L/mol 才能把背景压到 <0.05 AU。询问销售“抗体是否经过甲状腺素交叉吸附",要求看交叉反应率原始报告。T4 交叉 >0.5% 的试剂盒,甲亢样本会出现假高值,临床实验室直接拒收。
说明书写的 0.15 pg/mL 通常是分析灵敏度,也就是 2 SD 零孔对应浓度。真正决定能否区分正常低限的是功能灵敏度:批间 CV 20% 对应的低值。让供应商提供三批试剂的功能灵敏度报告,<0.5 pg/mL 才算合格,否则亚临床甲亢样本测不到。
fT3 竞争法边缘孔偏高是通病。要求厂家提供 10 块板实测 CV,边缘孔 vs 中心孔偏差应 <8%。收货后自己抽 3 块板做 0 pg 和 5 pg 双复孔,如果边缘孔 OD 偏高 10%,说明板材亲水处理不均,直接退货。
儿科实验室每天只采 150 μL 血清。选 50 μL 加样量的试剂盒,稀释线性 r 值需 >0.99,回收率 90–110%。让销售发 5 份 1:2 稀释实验原始数据,看不到数据就别下单。
问清是否提供实验失败“无理由重发"政策。好的厂商会随试剂附送 2 支备用标准品,防止第一次复溶失手。再看是否提供云端曲线拟合小程序,能自动判读异常点,减少人工误差。
某国产 fT3 试剂盒单价 12 元/孔,看似便宜,功能灵敏度 1.2 pg/mL,导致 15% 样本需重做。按重做 15% 计算,实际单孔成本 16.8 元,比 14 元/孔进口盒更贵,还耽误 TAT。
fT3 抗体对温度极敏感。要求厂家提供运输温度记录 PDF,收货当场抽检 2 支标准品,OD 值与出厂报告差异 >5% 就拒收。实验室内部建立“批号警戒"表,同一项目两周内不混用两批试剂,避免曲线漂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