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527492905
TECHNICAL ARTICLES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首页技术文章不同来源的正常小鼠血清在实验中有何差异?

不同来源的正常小鼠血清在实验中有何差异?

更新时间:2025-08-31点击次数:31
不同来源的正常小鼠血清在实验中存在显著差异,这些差异可能直接影响细胞培养、免疫实验、动物模型构建等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。核心差异主要源于小鼠品系、生理状态、饲养环境及制备工艺四大维度,具体如下:
 
一、核心差异来源及影响
 
1.小鼠品系差异(最关键因素之一)
 
不同近交系、远交系或基因修饰小鼠的遗传背景完全不同,导致血清中蛋白质组成、激素水平、免疫分子(如抗体、细胞因子)存在固有差异。
 
近交系小鼠(如C57BL/6、BALB/c、C3H):遗传背景均一,同一品系不同个体的血清成分稳定,实验重复性好,是科研中常用的血清来源。但不同品系间差异明显:
 
例:C57BL/6小鼠血清中某些补体成分(如C3)含量与BALB/c不同;BALB/c小鼠对特定抗原的抗体基线水平可能更低,适合免疫相关实验。
 
远交系小鼠(如ICR、CD-1):遗传背景异质,个体间血清成分波动较大,重复性差,仅适用于对均一性要求低的实验(如初步毒性筛选)。
 
基因修饰小鼠(如敲除/敲入小鼠):即使背景品系相同,目的基因的改造可能影响肝脏合成的血清蛋白(如白蛋白、凝血因子)或免疫分子,此类血清需特别标注,不可替代野生型血清。
 
2.饲养环境与营养差异
 
即使同一品系,饲养条件(饲料、水质、温度、光照)会影响小鼠的代谢和血清成分:
 
饲料营养:高蛋白饲料可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含量;缺乏某些维生素(如维生素A、D)会导致血清中对应维生素水平下降,影响依赖这些营养素的细胞实验(如上皮细胞分化)。
 
环境应激:饲养密度过高、噪音或频繁操作会使小鼠产生应激反应,导致血清中皮质酮(应激激素)升高,可能抑制免疫细胞活性或影响细胞增殖。
 
3.血清制备工艺差异
 
血清的采集、分离、处理流程不同,会影响其纯度、活性及稳定性:
 
采集方式:心脏采血vs眼眶采血对血清成分影响较小,但反复采血(多次少量)可能导致小鼠贫血,血清中血红蛋白含量升高(影响血清颜色和纯度)。
 
分离与纯化:离心速度(通常3000-4000rpm)、温度(4℃冷藏分离vs室温分离)会影响血清中蛋白质的变性程度;是否经过“热灭活”(56℃30分钟)也会改变成分——热灭活可去除补体活性(避免干扰免疫实验或细胞毒性),但会导致部分生长因子失活(不适合促细胞增殖实验)。
 
储存条件:-20℃冷冻保存vs4℃短期保存,长期反复冻融会导致血清中蛋白质沉淀,降低活性。
 
二、实验中的具体影响案例
 
细胞培养:用老年小鼠血清培养胚胎干细胞,可能因生长因子不足导致增殖速度减慢;用普通级小鼠血清培养免疫细胞,可能因隐性感染的抗体干扰细胞活化检测。
 
免疫实验:用雌性小鼠血清(发情期)做ELISA检测雌激素相关指标,会因内源性雌激素干扰导致结果假阳性;用不同品系小鼠血清作为“阴性对照”,可能因固有抗体差异导致背景值不同。
 
动物模型:给BALB/c小鼠注射C57BL/6小鼠的血清,可能因品系间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(MHC)不同引发免疫排斥反应,干扰移植模型实验。
 
三、实验选择建议
 
为减少差异干扰,实验中需遵循“同源、同条件、标准化”原则:
 
优先选择SPF级近交系小鼠的血清,确保遗传和健康背景均一;
 
明确标注血清来源的品系、年龄、性别、饲养级别,并与实验动物的背景匹配(如用C57BL/6小鼠做模型,就用同品系血清);
 
统一血清的制备和储存工艺(如是否热灭活、冻存条件),避免批次间差异;
 
关键实验中,建议对血清进行预筛选(如检测目标成分含量、细胞增殖活性),确保符合实验需求。
联系方式

027-59716789

(全国服务热线)

武汉市生物加速器c17-2

wenjie.wang@abbkine.com

添加微信

Copyright © 2025亚科因(武汉)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工信部备案号:鄂ICP备2023023546号-3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管理登录   sitemap.xml

关注

联系
联系
顶部